教师风采
在2017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发言(财务处 王淑玲)
时间:2017-12-01   浏览次数:
春华秋实,丹桂飘香。在第33个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代表从事电大工作三十年的老同事、老教师发表感言,心情无比激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步入老教师的行列,我很感激学校领导给了我这个荣誉,我很珍惜这个荣誉,因为在这三十年里,我们倾注了全部的美好年华,贡献了全部的聪明才智,自己也从原来的青春年少变得两鬓斑白。在此,请允许我向在座的各位领导,以及正在为保定电大的今天和明天辛勤播种,挥洒汗水的全体同仁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教师节快乐!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走上工作岗位已三十多年了,遥想当年,初到电大,岁月如花,我也曾像今天的年轻人一样,有年轻气盛的躁动,有浅尝甘霖的欣喜,有屡遭挫折的痛楚,也有不眠不休的焦虑,感谢电大,在人生岁月给予我一片挥洒汗水的热土。
1984年7月,是我人生的一个里程碑,我参加工作了。当我怀着兴奋、忐忑的心情,带着朝气,充满渴望地来到原保定地区教育局报到时,领导对我说,电大要发展,需要独立出去,你去电大工作吧。电大是邓小平同志倡议开办的成人高等学校,他的开办为文革十年没有上过大学的一代人圆了大学梦,而当时的电大就是教育局管辖下的成教科,只有几个人,没有单独办公室,没有宿舍,吃、住都在教室。对于刚出校门的我来说,除了满腔热情,什么都不会,困难可想而知,同年9月成立了保定地区电大工作站,地址是南阁的一个大车店——青年旅馆,有安处的词为证。
忆当年,古城南,人称大车店。平房几间,电大工作站,老师十几位,领导老益增谦,二十四县,学员近万。人人多面手,齐抓共管,干劲冲天。
词里的场景,也正是第一批电大人辛勤奋斗的真实写照。1986年10月,保定地区电大工作站更名为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保定地区分校,搬迁至朝阳路398号,原保定地区展览馆院内,也就是今日繁华的商业广场-万博广场,直到1995年地市合并,正式成立保定广播电视大学,占地二十余亩,含东西两院;2000年,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的加入,使我们电大这个大家庭日益庞大起来;2007年,经过教育资源整合,搬迁至如今的校址。电大发展三十余年,从大车店到新校区,从平房几间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到现在的全国示范校,从地市合并的麽和,到团结一致,稳定发展,从开办初期的入不敷出、寅吃卯粮,到如今的资产过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各届党委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的电大人奋勇争先,刻苦努力的结果。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我感到无比的荣幸和自豪。
一路走来,电大教会我许多,从最初把服务教育仅仅作为一种职业,到如今日渐升华成一种理想与事业的追求,一种挑战自我,完善自我的方式。我深爱这份使命,我知道作为电大人,我们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和重担,正是这份责任和重担决定了我们的工作每时每刻不敢有丝毫懈怠,也正是这份责任和重担决定了我们的工作虽然充满艰辛,但必须默默奉献。
尤其是我们电大教育工作者,除了承担传统教师的使命之外,更承担着将知识以更多方式传递到社会更多领域,满足不同人群对知识不同需求的责任。这就决定了我们首先必须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更新自我,尤其是面对如今瞬息万变的社会和不断升级的知识需求,我们必须要深入思考,发现工作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学习,潜心研究,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大胆地去追求自身的成长和突破。因为只有我们发展了,广大学生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只有我们把头脑武装强大了,才能让知识和智慧的光辉辐射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
古人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想在这个阶段我更应该在各个方面都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为年轻人带好头,为新鲜力量的成长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各位同仁,老一代电大人用他们的辛勤汗水打造了电大辉煌的昨天,但电大更辉煌的今天和明天需要我们在座的每一位用智慧和勤劳去开创,让我们携手,共创电大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再次衷心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