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工委、市教育局统一安排,8月6日上午,保定市区“送教下乡”工作部署会在我校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省农工办、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送教下乡”加快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意见》及《保定市“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实施方案(试行)》,启动市内四区的“送教下乡”工作。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范增振,教育局副局长、电大党委书记杨书明,电大校长王慧艳、党委副书记邓曙,四区组织部长、教育局长出席了此次会议。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范增振在讲话中讲道,“送教下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创新,是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益尝试。要坚持以培养综合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教育培训,使市区各村的大批党员干部、返乡农民工、专业户、复转军人等有志青年,接受正规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学历教育,提高综合素质,掌握生产经营技术,成为具有一定技能、可自主创业或再就业的新型农民,成为“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型人才。
市教育局副局长杨书明作了具体安排部署。“双带头人培养工程”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是面向三农实施的学历教育。经市教育局严格把关,认真遴选,确定市电大负责四区的“送教下乡”工作,各区组织部、教育局要配合市电大做好招生工作。开设种植、养殖及农村经济管理等三个涉农专业,修业年限为2-5年,实行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工学交替。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学员培养方向为“农村改革发展带头人”,种植、养殖专业的学员培养方向为“科技致富带头人”。市电大要选配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员组成“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师资队伍。同一个专业,不同的班,课程设置应有所侧重;同一门课程,不同的专业和班别,讲授的内容也应有所取舍。
我校校长王慧艳表示,市电大将根据各地农业生产对先进技术的需要,以及农民对技术方面的需求,以服务为宗旨,探索建立新型办学模式,开展市场调研、发布相关信息、组织相关活动、开发相关专业、搭建服务平台,集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农民素质提高于一体,引领学员边学习边致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人才、智力支持。